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 正文

为什么会失眠 解析造成失眠的6大心理

2017-07-03 19:36:0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现在失眠不在是老年人的权力了,好多年轻人都有失眠的经历。对于失眠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现在就跟随小编一

现在失眠不在是老年人的权力了,好多年轻人都有失眠的经历。对于失眠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现在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造成失眠的六大心理作用分别是什么?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会失眠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失眠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极大不可挽回的损害,造成失眠的原因除了环境、身体还有心理,哪些心理易造成失眠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缓解失眠?一起来看文章!

1、自责心理

很多人在做错事情之后或者因为白己的原因导致了一些不太好的结果后,会觉得内疚和自责,然后就会在脑海里回放整个事件的过程、一边为自己当初处理事件方法的错误而懊悔一边考虑如采现在我去做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就这样翻来覆去地想。这就使脑细胞继续处于兴奋状态,导致长时间无法进入睡眠。

2、梦有害心理

很多自认为失眠的人,对于夜晚做梦的看法都持有不正确的态度,他们认为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里。是这种错误的想法使人产生焦虑感,让人担心睡觉后会做梦,从而导致失眠。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做梦并不等于失眠。研究发现,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的一种征兆。

3、童年心理创伤再现心理

有些人在童年心理受到过严重打击或惩罚时也会造成长期失眠,严重的甚至恐惧黑暗,躺在床上根本无法入睡,必须依赖安眠药才能达到睡眠,夜里还会被梦里相似的情节给吓醒。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慢馒地好转,但是如果再次遇到类似于童年的遭遇,很可能就会受到严重刺激,被压抑在潜愈识中的那种心理创伤就会以某种强烈的方式再现出来,从而导致夜不能寐的情况。

4、手足无措心理

有些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由于一时被刺激了,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处理方法,常常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以致到了晚上,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件事情,依然前思后想,导致失眠。

5、期待心理

人们由于非常期待某件事情,担心睡过头耽误事,因此晚上睡不着,早上还会提早醒来。例如:朋友要坐凌晨的火车到来,让你去接;第二天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考试等。这导致脑细胞长时间处于活跃状态,自然就难以入睡了。

6、畏惧失眠心理

你是否有过这种情况,看电视里眼睛困的睁不开,但一旦躺到床上你就会精神十足,毫无困意,就算再努力让自己睡觉也睡不着,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失眠期待性焦虑”,主要原因是你的脑细胞过于兴奋、活跃。

白天,工作生活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的状态。到了晚上疲乏的脑细胞就要进行自我休整,进入抑制状态以养精蓄锐,这时,人就会有困意,需要睡眠。

人在思考的时候正是脑细胞兴奋的时候,躺在床上时,越想入睡、越考虑失眠的问题脑细胞就会越兴奋,因此越害怕失眠、强制自己睡觉,脑细胞的活动就会越兴奋自然就导致了失眠的产生。

科学失眠的四大要素

如果以每天睡眠八小时计算,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睡眠有四要素,对睡眠的质量影响很大。

1、睡眠的用具

无论是南方的床,还是北方的炕,在安放或修造时,都应南北方向,人睡时头北脚南,使机体不受地磁的干扰。铺的硬度宜适中,过硬的铺会使人因受其刺激而不得不时常翻身,难以安睡,睡后周身酸痛:枕高一般以睡者的一肩(约1o厘米)为宜,过低易造成颈椎生理骨刺口在夏季,枕头要经常翻晒,免让病菌进人口鼻,肺系疾病增多。

2、睡眠的姿势

有心脏疾患的人,最好多右侧卧,以免因心脏受压而增加发病几率;脑部因血压高而疼痛者,应适当垫高枕位;肺部有病的人除垫高枕外,还要经常改换睡侧,以利痰涎排出;胃部胀满和肝胆系疾病者,以右侧位睡眠最为恰当;四肢有疼痛部位的人,应避免压迫痛处。总之,选择舒适、有利于病情的睡位,有助于安睡。

3、睡眠的时间

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一s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人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s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精力;人睡慢而浅睡眠多、常多梦噩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仍难精神清爽,应通过各种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有害。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节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异。事实上,不同生理节奏使睡眠出现两种情况,即“夜猫子”和“百灵鸟”。顺应这种生理节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反之,则对健康不利。

4、睡眠的环境

睡眠的好坏,与睡眠环境关系密切。在15一24度的温度中,可获得安睡。冬季关门闭窗后吸烟留下的烟雾,以及逸漏的燃烧不全的煤气,也会使人不能安睡。在发射高频电离电磁辐射源附近居住、长期睡眠不好而非自身疾病所致者,最好迁徙远处居住。人们若能掌握科学睡眠的四要素,则能有效地提高睡眠效果以更充沛的精力投人工作。科学睡眠,是现代生活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

缓解失眠睡前做好5件事

1、睡前不要多聊天

睡前聊天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或同时人寝的夫妻,常常会因一些话题而交谈得很晚。当睡意已过,会觉得大脑很清醒,造成迟迟不能人睡的情况。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或思虑过度。如睡前不看过于激烈的电影、电视、小说,也不要想过度悲伤的事。

2、不要睡前添琐事

不少人在睡前有一套自己的家规,如检查防盗门锁、煤气开关、冰箱门、水龙头、抽水马桶、电器插座等是否关好和安全。有的在漱洗完毕还要清洗洁具、擦地砖。忙碌好一阵方能上床。即使睡在床上还不放心,仍惦记着可能疏漏的琐事。这样的习惯与安宁入睡是格格不人。

3、睡前将白天的事情与衣服一起脱下

我们不是因为紧张和琐事妨碍我们放松才睡觉的。记住心理学家的建议:努力活在今天,不要让头脑塞满过去痛苦的回忆或者未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清理自己的愤怒、委屈和妒忌这些负面情绪。因此,晚上头脑里不要想复仇计划,最好想些愉快的事。

4、晚上泡脚利于睡眠

每晚用温水泡脚10分钟,并用手按摩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促进睡眠。

5、要放松情绪

不要把忧虑带上床,晚上要提前把自己所担心或关心的事情都写下来,计划好明天应做什么,然后把他们抛到九霄云外。

治疗失眠的简单方法

一、把压抑在心中的问题释放出来

在社会中生存,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简单的说,我们生来就是要解决问题的。对于男人来说,或许内心的容量会大一些,不太喜欢表达出来,但是这并不好,因为长期的压抑积累在心中无法释放,就会有严重的生理后果,失眠便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要解决失眠的问题,就要先知道自己为什么失眠,解决了那个问题,失眠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建议你买一个小本本,写日记,或者你可以建立一个私人博客,把你的不爽全部写出来,把你的问题罗列出来。或者,你可以给自己的亲密朋友打一个电话,约他/她出来吃个饭,一吐苦水。你会发现,吐完苦水,虽然问题还没结局,但是你的内心已经好受很多了。

二、努力解决困惑着你的问题

进行了第一步之后,你已经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了,正如开篇所说,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永远不要退缩,因为这就是你的人生。

有的问题,是缺少沟通,有的问题,随时间流逝而消失,有的问题,当下无法解决,有的问题,只需一个电话,有的问题,一个拥抱可以解决,有的问题,你需要他人的帮忙……

可怕的不是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是你找不到你的问题。若是找不到自己的问题,小编建议你在失眠的夜里睁开眼睛,眺望远处,夜深人静的时候跟自己对话,跟自己的内心对话,你会慢慢的找到问题。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你要开始着手于解决自己的问题,为之努力,或许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感到疲惫,这是再好不过了,毕竟这会换来一场甜美的睡眠。

三、音乐电影助你睡眠

音乐是会说话的,建议你找一些古典音乐,贝多芬的,巴赫的,那些抒情的钢琴曲或者小提琴曲,这些曲目听起来非常的舒服,别找亢奋的音乐,那会让你烦躁不安。睡前播半个小时,你可以用电脑外放,也可以插着耳机,然后调定时关机。可能刚开始你听着音乐会睡不着,但是你要慢慢适应,并且随着音乐想一个场景,让自己的思绪不断的遨游,慢慢的,你就会进入梦乡。

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温情的电影,励志的电影,看完这些电影你的内心会多几份正能量,把那些让你失眠的负能量给抵消掉。当然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时间。若是你在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失眠,那么你可以申请一个小长假,给自己放一个假,修养一下,听音乐,看电影,钱永远是赚不完的。

四、睡觉时候你应该想些什么

睡觉的时候,最忌讳想的一个东西便是:失眠。由于你正在遭遇失眠,如果你再想这个词,你会更加的睡不着,从而陷入更深的失眠境地。因此,睡觉的过程中,你需要想的是天方夜谭,回归你的孩童时期,天南地北都可以想,经验证明,"乱想"会有助于你更快的进入梦境。

即便你还是不能入睡,你也不用担心,因为人一旦躺在床上,本身就是一种休息,只是你还没有进入梦境,没有进入睡眠,放缓自己的心态,不要有压力,一切随遇而安,自然而然,要知道,入睡的关键便是平静。

五、进行适当的运动

经验证明,运动是治疗睡眠的一个非常好的土方法。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享受到的是快乐感,幸福感,满足感。找一个你喜欢的运动,约上你的朋友,大家去玩一玩,好好的流一场大汗,总好过呆在家里。

而运动时间的选择,可以选择在下午,一场运动回来之后,你会感觉身体非常的疲敝,洗个澡,吃个饭,看个电视,你就可以尝试着去睡眠了。只要你的问题不是太严重,适当的运动确实有助于改善睡眠,治疗失眠。

结语:高质量的睡眠不仅有利于体力的恢复,还能让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但对于失眠者来讲这却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长期失眠的危害性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想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你可以在睡前适当做些轻缓的动作,记住睡前千万不要吃过于刺激性的食物。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