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疾病预防 > 正文

出血热流行病学是什么

2017-05-21 13:32:5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出血热流行病学,第一眼看到这个词,很多人对这个医学名词都感到疑惑,那么由我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出血热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出血热流行

出血热流行病学,第一眼看到这个词,很多人对这个医学名词都感到疑惑,那么由我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出血热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出血热流行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患者会出现比如发热,低血压等这样的症状。自己的健康需要自己来捍卫,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血热流行病的相关知识。让我们远离出血热流行病。

一、传播范围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较广,主要分布于欧亚两大洲,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原苏联、苏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瑞士、比利时、英国和法国等。我国于30年代初开始流行于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年来几遍及全国各地。

二、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是亚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欧洲棕背是欧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室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此外,黄胸鼠、小家鼠、巢鼠、普通田鼠等亦可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

近年来已在猫、狗、猪、兔、臭鼩鼱等动物体内检出流行性出血热毒或抗原。此外,在青蛙、蛇及鸟类也检出EHFV,说明流行性出血热毒的宿主动物范围较广。要注意通过鸟类远距离传播流行性出血热毒的可能。由于臭鼩鼱、猫等为自然带毒动物,故在疫区不宜提倡养猫。

三、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迄今还未完全阐明。可能有以下两种。

1.虫媒传播:日本学者在40年代观察到寄生在黑线姬鼠身上的优势寄生虫革螨有叮咬吸血能力,将革螨制成悬液,注射人体,可产生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故提出革螨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媒介之一。近年来已从革螨体内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革螨通过叮咬吸血可在鼠间传播,也是鼠-人之间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途径之一。韩国李镐汪等对革螨传播作用作了研究,未能证实上述结果。有人提出恙螨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媒介,并在小盾恙螨体内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毒。

2.动物源传播:近年来国外研究证实通过带毒的鼠排泄物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已引起重视。

(1)呼吸道传播:黑线姬鼠感染后第10天,其唾液、尿和粪便开始有病毒排出,尿排毒时间可长达1年以上。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

(2)消化道传播:摄入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发病者已有报道,也有进同一食物而引起人大批发病的事例。病毒可通过破损的口腔粘膜进入体内引起发病。

(3)接触传播:由感染鼠的排泄物或病员血标本污染破损皮肤、粘膜而感染引起发病的报道已引起重视,但此种感染机会毕竟较少,不能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此外,还发现在患病孕妇的流产死婴的肝、肾、肺等脏器内,以及疫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的胎鼠中,也均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毒。说明流行性出血热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鼠间病毒垂直传播对保持自然疫原地有一定意义,但在人间其流行病学的意义较小。

综上可见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可通过多种途径,但究竟以何者为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流行特征和疫区分型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有一定的地区性,但可扩展而产生新疫区。病例多呈散发性,也有局部地区爆发,多发生在集体居住的工棚及野营帐蓬中。国内疫区有河湖低洼地、林间湿草地和水网稻田等处,以前者为最多。感染与人群的活动、职业等有一定关系。

我国流行季节有双峰和单峰两种类型。双峰型系指春夏季(5~6月)有一小峰,秋冬季(10~12月)有一流行高峰。单峰型只有秋冬一个高峰。野鼠型以秋冬季为多,家鼠型以春季为多。除季节性流行外,一年四季均可散发。

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均有流行周期性,即数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流行高峰与主要宿主动物带毒率指数增高有关。

疫区分型:可分为姬鼠型,主要分布于亚洲,流行于秋冬季;家鼠型,分布较广,流行于春夏季;型主要分布于欧洲,流行于秋冬季;田鼠型分布于北美。

国内可分为野鼠型,主要分布于农村;家鼠型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农村;混合型,指同一疫区兼有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近年疫情趋势家鼠型逐年增多,疫区逐渐趋向混合型。

出血热流行病这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我们的预防,我们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防鼠以及灭鼠的相关工作,因为这是是消灭本病的关键之处。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做好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远离出血热流行病。如果情况严重,要到卫生所去注射疫苗。让我们呵护好自己的健康,远离出血热流行病。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