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用些什么药

2022-05-18 14:02:2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脚跟疼出现的原因比较多,首先就是是由于外伤所造成跟部的皮肤软组织炎症,会造成跟部的疼痛,要及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脚跟疼出现的原因比较多,首先就是是由于外伤所造成跟部的皮肤软组织炎症,会造成跟部的疼痛,要及时的进行诊断和处理。局部如果有骨刺也会引起跟部的疼痛。根据患者轻重的情况,首先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比较差,就要进行手术治疗。跟腱炎也会出现跟部的疼痛。需要进行局部的热敷,口服一些消肿止痛的药物,加上外fu桃宝的中要—足跟.骨.方医.贴效果会比较好。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缓解,要进行封闭治疗。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脚跟疼出现的原因比较多,首先就是是由于外伤所造成跟部的皮肤软组织炎症,会造成跟部的疼痛,要及时的进行诊断和处理。局部如果有骨刺也会引起跟部的疼痛。根据患者轻重的情况,首先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比较差,就要进行手术治疗。跟腱炎也会出现跟部的疼痛。需要进行局部的热敷,口服一些消肿止痛的药物,加上外fu桃宝的中要—足跟.骨.方医.贴效果会比较好。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不能缓解,要进行封闭治疗。

脚后跟疼怎么办怎么回事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 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引起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有:

1)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

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2)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3)足底脂肪垫萎缩: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足跟痛的最好治疗方法是采用中医外敷黑膏药的方法,中医外敷黑膏药治疗方法通过膏药贴服于表皮,活血化瘀,通经舒脉,达到根治的效果。

足跟痛的预防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由于跟骨外伤,长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尤其是高处跳下。在症状早期应注意此点。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期应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减轻足跟负荷。穿软底、后跟部垫一软而圆型垫,圆垫中央凹陷,高度约2~3厘米高,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减肥治疗。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则在长期行走时疼痛出现,故应在足底中央垫一软垫,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4.外伤性跟骨痛多由于石膏固定不当,在制做石膏时足底应用力将湿石膏向足心挤压,以免因长时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尽早下地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

足跟痛的注意事项

一、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三、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四、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五、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六、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

七、外敷贴剂赵 氏 养 生 膏 贴,特效治疗足跟痛,方内融合地道野生药材之精华,独特秘制组方,直接敷贴于患处,通过药力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快速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等作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更安全更彻底!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一般是长骨刺或者是筋膜炎,这个很好治疗的,我就是脚后跟疼痛,我现在在用脚后跟疼痛垫,效果蛮好的脚跟痛症是指患者因长期站立工作或长期从事奔跑、跳跃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致足跟部疼痛,行走困难的症候。临床表现: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至足底,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更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稍前方的足底腱膜处,X线可见跟骨底有骨刺形成。临床一般可分三类。(1)跟后痛,主要有跟腱滑膜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痹证性跟痛症。 (2)跟下痛,主要有足底腱膜炎、跟骨下滑膜囊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跟骨骨髓炎。(3)跟骨骨痛,如跟骨骨骺炎、跟骨骨髓炎、骨结核,偶见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西医疗法:(1)冲击波通过局部能量释放,起到深部“按摩”作用,使受累肌腱、韧带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促进正常组织生成。由于筋膜、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与其所附着骨的声阻抗不同,冲击波还可松解组织粘连。冲击波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可引起神经封闭而止痛。(2)封闭治疗:在足跟压痛点注射了“盐酸得多卡因及醋酸泼尼松龙”和局麻药。中医疗法:现代医家在治疗跟痛症时多以中药外治法为主,辅以内服药或手法或小针刀法等。(1)手法推拿结合针刺拔罐、神灯照射的综合治疗。手法治疗能松解粘连(炎症粘连),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加速炎症吸收,改善组织营养代谢,促进变性组织的改善和恢复,并可提高局部组织痛阀,使气血通畅,达到止痛的目的,具有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2)小针刀加手法配合熏洗(3)内服与外洗、外敷并用:内服矾芎散,外敷跟骨散。或内服方由熟地黄、牛膝、杜仲、补骨脂、川木瓜、白芍、田七组成;外洗方由雷公藤、花椒、桂枝、威灵仙、朴硝、毛冬青、皂角刺组成。(4)中药方剂:方1 消肿止痛饮 组成:生米仁根30克,赤豆30克,木瓜9克。 用法:将生米仁根、赤豆、木瓜分别洗净,一并放人沙锅中,加水500克,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分次饮服。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主治:跟痛症早期者,足跟疼痛刺痛,行走后尤剧,踝部肿胀。 附注:生米仁利水渗湿,赤豆利湿,木瓜舒筋活络。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牡蛎茯苓饮 组成:生牡蛎50克,茯苓25克。 用法:生牡蛎研细,布包;茯苓洗净,切成块,一并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再煮1小时,去渣取汁,分次服用。 功效:软坚散结,止痛利湿。 主治:跟痛症早期者,足跟疼痛,压痛,远行后尤剧。 附注:生牡蛎软坚散结止痛,茯苓淡渗利湿。 来源:张天安.蔬菜的食疗与保健。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154 方3 百花酿茄子 组成:茄子2个(约250克),虾胶100克,蒜茸、精盐、白糖、生抽、鸡精适量。 用法:茄子去蒂洗净,斜切连刀件,往夹缝处拍人生粉,酿人虾胶,用油锅煎至两面呈焦黄色时盛起,炒锅下油,爆香蒜茸,加入煎茄子炒匀,调入味料及适量汤水煨熟,用湿生粉打芡,炒匀上碟。 功效:散瘀止痛。 主治:跟痛症早期者。 来源:张天安.蔬菜的食疗与保健.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1,45 方4 三色龙骨汤 组成:枸杞子20克,首乌20克,猪脊骨500克,姜、葱、黄酒、精盐等调料。 用法:将枸杞子、首乌分别洗净,猪脊骨切成块,共置入锅,加清水1 000毫升,姜、葱和人,急火煮开,去浮沫,煮3分钟,再加黄酒,精盐等调料,文火煨1小时,分次服用。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属肝肾亏虚型,足跟疼痛,伴腰膝酸软无力者。 附注:枸杞子养阴补血,首乌补肝肾、强筋骨。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01 方5 肉桂米粥 组成:肉桂20克,粳米50克。 用法:肉桂洗净,粳米淘清,置锅中,加清水1 0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分次服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属肾阳虚型,足跟疼痛伴四肢不温者。 附注:肉桂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来源:民间验方。 方6 大蒜炖鳖肉 组成:大蒜25克,鳖1只(200克),姜、葱、黄酒、精盐。 用法:将鳖活杀,去内脏,冼净,大蒜去皮压碎,置锅中,加黄酒、姜、葱等,隔水炖熟,约1小时左右,分次服用。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属肾阴虚型,足跟疼痛,伴有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者。 附注:鳖有大补阴血之功。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33 方7 黄豆猪蹄煲 组成:黄豆200克,猪蹄4只,姜、葱、酒。 用法:将黄豆洗净浸泡12小时,猪蹄去皮毛、爪壳,斩成块,将黄豆和猪蹄置锅中,加少许清水、姜、葱、黄酒,急火煮开5分钟,文火煲l小时,分次服用。 功效:益精血,壮筋骨。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足跟疼痛,痛程较长,腰膝无力。 附注:猪蹄补血益精养生。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7 方8 红花羊骨汤 组成:红花20克,羊骨500克,姜、葱、酒。 用法:将羊骨洗净斩成块,开水浸泡lo分钟,再浸于冷水中;将红花、羊骨置锅中,加清水1 000毫升,加姜、葱、黄酒等,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1小时,分次服用。 功效:补肾强筋,活血止痛。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足跟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固定不移者。 附注:红花有活血止痛之功,羊骨有补肾强骨之效。 来源:薛秀娟,等.大众药膳.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2 方9 芝麻胡桃散 组成:黑芝麻500克,胡桃肉500克。 用法:黑芝麻、胡桃肉洗净凉干,热锅中炒熟,研末,加白糖拌匀,分次食用。 功效:滋肾养阴。 主治:跟痛症属肾阴虚型,足跟疼痛,伴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者。 附注:黑芝麻味甘性平,养血益阴。胡桃肉有补肾强腰之效。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4 ’ 方10木耳芝麻汤 组成:黑木耳50克,黑芝麻50克。 用法:洗净的黑木耳炒黑,略带焦味;黑芝麻炒香。将木耳、芝麻置锅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文火煮20分钟,纱布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滋肾阴而润肠。 主治:跟痛症伴大便秘结,头发早白者。 来源:夏翔,等.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4 方11 苦瓜拌豆腐 组成:豆腐150克,苦瓜150克。 用法:苦瓜去子洗净后切成薄片,用花生油将苦瓜炒至七成熟后放人豆腐,加入盐、味精调味,再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每日1次,连服2周。 功效:清热降糖。 主治:跟痛症伴有糖尿病者。 附注:苦瓜有清热祛湿解毒作用。脚后跟疼得治,很多人不当回事,以至于后来痛苦不堪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