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专区首页 > 历史专区 > 胡适
胡适

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1949年去美国,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
84篇文章   1/6

天才科学家竺可桢,为我们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今很多地方都还流传着竺可桢的故事,浙大为了纪念竺老,特建设了浙江大学竺可

胡适,中国著名的学者、诗人、思想家和作家。胡适,原名胡嗣穈,字洪骍,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他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信仰实

“低调俱乐部”时期的公开言论产生了影响,实务家因了这思想基础便要诉诸于行动。陶希圣当日不但主和,而且主张“战与和”可以并行不悖,谈

胡适博士学位一共有36个,胡适可谓是一个考试高手,就凭拥有36个学位这一点,他足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考霸”。胡适做了很多的学问,他的

1956年胡适与妻子江冬秀在纽约寓所 早在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时,年轻的胡适就写过一篇《论家庭教育》,发表于1908年9月6日的《竞业旬报》上

辜鸿铭和胡适可谓是最大的冤家对头了,辜鸿铭蔑视西学,而胡适却推崇西学。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也多次交锋。在剧中也有双方对孔教的争论。

张学良在近代抗日史上的位置,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同时代的胡适眼里,有一个与今人的惯性认知迥异的张学良。 一、自30年代到50

1948年3月底,国民党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蒋介石曾拟退出竞选,推荐胡适为总统候选人。 李宗仁首倡胡适参选 第一个建议胡

蒋介石与胡适是中国近代两个著名的人物,他们是不同领域的佼佼者,蒋介石是国民党的领袖、政治威权者与军事强人,胡适是学者、自由主义知识

1949年6月23日,鲁斯克跟胡适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希望由胡适出面领导中国的反共事业,以取代蒋介石政权,但胡适对此表示全无兴趣。他

吴晗只得转考清华大学,成绩仍是文史、英文皆一百分,数学零分,不过,清华破格录取了他。胡适去信清华校长翁文灏,请后者大力培养吴晗,并

1934年12月31日晚七点三刻,上海火车北站,张慰慈与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汪乃刚兄弟等人,正在迎接从南京赶来的胡适。胡适此行,原本是为南

1959年10月23日,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收到一封陌生人来信,写信人叫袁瓞,是个在台北街头叫卖芝麻饼为生的默默无闻的年轻人。

民国史上有个令人津津乐道的“七大奇事”,其中之一就是胡适之一生投入各种革命、各种解放、各种运动,帮这个做媒帮那个离婚,自己却将家里

胡适,这个名字是从达尔文文学中提到的典故得来的,字适之。他是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

《 好内容一定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