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是明朝第一巨贪 皇帝的儿子都要向他行贿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了解民间疾苦,对于官员的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为了杜绝贪官,老朱制定了严酷的刑罚,比如剥皮填草等等,希望为大明朝的吏治清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可惜,在当时的历史局限下,朱元璋的美好愿望并未实现。到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年间,出了一位巨贪,他的名字叫做严世蕃。
要说严世蕃,先要说说他的爸爸严嵩。严嵩是进士出身,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直到六十多岁了,才终于挤进内阁。严嵩能入内阁,并且能够在之后把持朝政长达二十年之久,靠的是嘉靖皇帝的赏识和信赖。赢得嘉靖的赏识,严嵩靠的是三招。
第一招,迎合上意。
大家知道,嘉靖皇帝一生痴迷道教,甚至痴迷到了魔怔的地步。有一回,他赐了几顶道士的帽子给内阁的几位大臣,希望他们戴着道士帽上朝。可是,大臣们是有操守的,怎么能戴着道士的帽子在朝堂之上谈论国家大事呢?于是,最终只有严嵩一人戴着道士帽上朝。诸位大臣对之纷纷侧目,但他却赢得了嘉靖的好感。
第二招,善写青词。
什么是青词呢?就是道教的教徒们在祷告上苍的时候,烧给神仙们的一种文章。作为“道教迷”的嘉靖,时常要用到这种文章。内阁的大臣们,都会写青词。但唯有严嵩写得最具文采,“最合朕意”。嘉靖因此对严嵩更加青睐。
第三招,善于揣摩皇帝的想法。
按照今天的标准,嘉靖应该是个精神病。他整天神神叨叨的,行事异于常人。比如,他向内阁大臣们下达指令时,从来不直接说,而是用一种猜谜语的方式,把自己的意思写成一个字,或者一句诗,让内阁大臣们去解谜。每当此时,严嵩总能解得最准确,解得“最合朕意”。人生难得一知己。嘉靖几乎离不开严嵩了。
此外,严嵩是个特别低调的人,城府极深,不张扬、不得瑟,因此能够平稳地做了二十年内阁首辅。
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却不是这样。严世蕃异常聪明,异常自负,也异常贪婪。到了严嵩晚年的时候,由于精力不济,很多事情就交给严世蕃去代办了,严世蕃因此成了隐形的“内阁首辅”,权力极大。
贪婪的严世蕃利用一切机会敛财。家里存放的金银珠宝之多,连严嵩初见时都吓了一跳。更严重的是,严世蕃的贪婪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连皇帝的儿子都不放过。
朱载垕是嘉靖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裕王。因为前面的两个哥哥都英年早逝,所以,裕王实际上就是储君,是皇帝的接班人。
裕王没有工作,也没有什么别的进项,王府的一切花销,全靠朝廷的“岁赐”。但嚣张的严世蕃,竟然让户部停发裕王的“岁赐”,长达三年之久。最后,裕王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只好借了1500两银子送给了严世蕃,这才拿到了被拖欠的“岁赐”。
哎呀,堂堂皇帝的儿子,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严世蕃嚣张到如此地步,连上天都看不过去了。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被弄了个谋反罪,斩首示众。他的老爹严嵩,虽未被杀,但因为家产被抄没,年纪又大,最终活活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