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他被乱刀砍死后 居然还能杀掉70多仇家?

2017-04-29 23:42:5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吴起的智商不比孙武差,但在不懂得急流勇退这一点上完败。孙武帮吴国杀灭楚国后,突然玩失踪,专心写兵法去了。吴起呢,快60了还干劲十足,

吴起的智商不比孙武差,但在不懂得急流勇退这一点上完败。孙武帮吴国杀灭楚国后,突然玩失踪,专心写兵法去了。吴起呢,快60了还干劲十足,毫无退休的意思。尽管他的军事改革使楚国变得强大,但大概是年纪大了容易犯糊涂,以致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自己始终是个外国人。

吴起在楚国搞变法,因为是个外来户,没有既得利益,所以就没顾忌,改革力度很大,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满朝文武大臣几乎被他得罪光了。好在楚王支持他,所以改革能搞下去,可要是楚王一死……

公元前381年,随着老板楚悼王暴毙,吴起失去靠山。接着,他将失去更多。

楚王死后,还没下葬,吴起去祭奠。那些个贵族知道了,大门一关,一阵乱箭就冲吴起招呼过来。吴起第一反应,是躲到楚王的棺材后面。这样做也就能争取多活几分钟,我们都知道这一点,吴起当然也知道。所以,他临死前喊了最后一句话,做了最后一件事。什么话呢?“吾示子吾用兵也。”①我帮他翻译了一下——“小样儿,让你们见识见识大爷是怎么用计的。”他又做了一件啥事呢?把贵族们射到自己身上的箭拔了几支下来,插在棺材里楚王的尸体上。

贵族们杀红了眼,加上心存“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才不管那么多,继续放箭,把吴起和楚悼王都射成了刺猬。他们明知冒犯国君的尸体是什么后果,竟全然不顾,可见得有多恨吴起。

吴起死了,贵族们还不解恨,乱刀分尸,可怜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对此,史书留下6个字:“吴起枝解于楚。”②司马迁只写到吴起被射杀,没提到肢解一事,还是韩非子透露,后人才知道。

随后,残杀吴起的70多家贵族居然全死于非命。怎么回事?难道是吴起的鬼魂来索命?你要是这样想,怕是鬼片看多了。把这些贵族砍头的,是新任的楚肃王。不过,他不是为吴起报仇,而是为他老子报仇。

根据楚国法律,老国王的尸体有什么损伤,肇事者得处死。③现在,你知道吴起为什么把自己身上的箭插到老国王身上,还一边高喊是追杀他的人干的了吧。

死人还能杀人,为自己报仇,不服不行。

韩非子说:“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④吴起和之后的商鞅有太多相似点:都是卫国人,都意志坚定,都信奉法家,都是改革家,都被车裂……不同的是,商鞅是秦惠文王要杀他,而吴起是贵族们要杀他。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比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约早33年,成效明显,但随着吴起被杀,改革成果基本付诸东流。而商鞅虽死,其法却留。商鞅变法搞了两次,历时约20年,秦国深得好处,变法深入人心,国家已不可能回到从前。因此,商鞅死了,改革成果却保存下来,秦国日益富强,最终统一六国。

吴起改革因为自己的死戛然而止,为什么会这样?

司马迁的总结是4个字——吴起“刻暴少恩”⑤。相比之下,《韩诗外传》似乎说得更形象更透彻更在理:

“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崩,岸峭则陂。故吴起峭刑而车裂,商鞅峻法而枝解。治国者譬若乎张琴然,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急辔衔者,非千里之御也。”

换句话说,吴起的军事改革整太猛搞太急了。这种说法似有道理,其实没说到点子上。吴起失败的原因不是太猛太急,而是楚悼王死得早了些,导致改革的持续时间不够长(只有商鞅变法的一半),改革成果没能巩固,没有把旧贵族给彻底打下去,反而遭到其疯狂反扑。否则,如何解释商鞅变法更急更猛,为什么却成功了?

吴起变法的成效不如商鞅变法,除了持续时间不够长,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内容不够彻底。吴起变法在商鞅变法之前,有些方面考虑得不可能那么周全细致,而商鞅却可以借鉴吴起的经验教训(比如商鞅变法就借鉴了吴起只允许贵族遗爵三世,而后回收的经验)。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