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于魏 孙权北伐又是为何

2016-12-12 15:20:1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孙权降魏孙权或许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但是他在继承父兄基业的情况下,却根本没有想过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他想的应该只是保住江东这块地

孙权降魏

孙权或许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但是他在继承父兄基业的情况下,却根本没有想过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他想的应该只是保住江东这块地方,同时占据绝荆州这块军事要地。在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诸葛亮和周瑜联手的话,以孙权的想法,或许就已经向曹操投降了。再加上孙权狠心之下杀死了关羽,他很清楚这一次不仅是孙刘联盟解体了,而且刘备必然会倾举国之力来攻打东吴,在这种情况下,要向保住东吴,那就只能借助曹魏的力量了。于是他便做出了向曹丕投降的决定。

在杀害关羽之后,孙权曾经为了挽回孙刘联盟做过一次努力:他派当时在东吴的孔明的哥哥诸葛瑾来求见刘备,表示愿意送还归夫人、降将和荆州,希望东吴和蜀汉之间能够永结同好,讨伐曹丕。当时刘备此时正在失去关羽的伤痛之中,怎么可能听的得下去,他对诸葛瑾说:“如果不是看在丞相的面子上,一定会砍了你的头。”便将他打发回了吴国。

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孙权只得向曹丕投降。但是曹丕的想法是,他既不想帮助吴国,自然也不会帮助蜀国,他要等到两国灭一国剩一国时才肯出兵。于是曹丕便封孙权为吴王。但是其实孙权在这里并不是真的想曹丕投降,只是想先稳住曹魏,不至于造成两国攻打吴国的结局。淡然曹丕也是另有打算,他原本在准备吴蜀两国交战时,趁机偷袭吴国,结果没想到当时的吴国正是士气正盛的时候,曹丕的军队完全不是对手,自然是大败而归。就这样,天下一统的时间再度推迟了。

孙权虽然并没有曹操一统天下的决心,也没有刘备一心扫除群雄,兴复汉室的壮志,但是他的计谋和智慧仍然是不可小觑的,要不然东吴也不会成为三个国家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孙权北伐

提起“北伐”这个词,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记住的一定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六次北伐,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中,诸葛亮北伐的次数为五次。但是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诸葛来帮北伐之前,有人比他北伐的时间要早了很多,那就是东吴的建立者和开国皇帝孙权。

据史书君记载,孙权北伐的次数和诸葛亮北伐的次数一样,都是五次。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孙权27岁的时候,那是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即将打响的时刻。当时曹操夺取了荆州之后曾经写信给了孙权,让他来给他做人质,不然就大举南下。当时孙权并没有答应,于是曹操便集结了八十万大军(实际上是三十万)来攻打孙权。孙权在无奈之下决定拉拢刘备。而此时的刘备刚刚吃了败仗,正被曹操所追击,于是孙权便立即出兵合肥牵制曹操的军队,刘备在经过考虑之后,答应了孙权的要求。而曹操因为受到了孙权的阻挠,,便命令军队转头攻打合肥,孙权在自己的目的达到之后,立即退兵到九江,这就是第一次北伐。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在赤壁之战后不久发生的。曹操在兵败赤壁之后,加强了对合肥的防御和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先是把江陵地区“借”给了刘备,想让他牵制曹操,而自己则攻下了南京和交州地区。孙权分别在213至216年和曹操大战,最终也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而第四次和第五次发生在217至219年间,此时在诸葛亮的煽动下吴国境内的山越民族竟然起兵反吴,虽然最终平息了叛乱,但是吴国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不得不停止战争的脚步,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国力。

孙权的这五次北伐虽然没有取得什么特别大的成就,但是却充分显示了他的雄心壮志。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