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淞沪血战真相 蒋介石一天被吃掉一个精锐师

2016-11-22 23:03:3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的黄维,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感叹。很多亲历者都表示,难以使用文字来描述那样一种空前的悲壮与惨烈。在这场中日

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的黄维,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感叹。很多亲历者都表示,难以使用文字来描述那样一种空前的悲壮与惨烈。在这场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的对决中,中国军队几乎一天就要消耗掉一个师。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总数达75万人以上,伤亡人数达30万,而日军投入总兵力达28万人,伤亡5万人左右。真可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战后陈诚总结说,中国军队此战失利,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装备远不如日军,人海战术毕竟难敌火海战术。《我的河山》一书中就详细讲述了这一段艰苦卓绝、悲壮惨烈的历史时刻。

1937年11月5日拂晓,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在舰炮掩护下,率领12万人的兵力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登陆。驻守此地的中国军队兵力不多,无法阻挡。中国统帅部急令调往浦东的第62师主力回防,会同新到枫泾的第79师合力反击,同时下令从河南调往青浦的第67军向松江推进。

自11月5日至8日,日军上海派遣军为了顺利完成渡江作战任务,对中国第九集团军及左翼作战军连续发动牵制性攻击。第九集团军自顾不暇,无法转调兵力。趁此机会日军第10军急袭松江,与第108师展开激战,并于8日夜攻入松江城,随后占领城东、南、西三面。第67军军长吴克仁亲临第一线督战。面对被日军围歼的危险处境,吴克仁率余部出北门向西撤退,日军占领松江,切断沪杭铁路。9日黄昏,吴克仁在指挥部队渡河时,被敌军击中,不幸遇难。

吴克仁,1894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1933年春,日军侵略热河,吴克仁被任命为第117师副师长,参加长城抗战。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发生混乱,吴克仁力挽狂澜,避免了一场自相残杀的灾难。“卢沟桥事变”后,吴克仁率全军将士主动请缨,在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松江,时年44岁。

11月11日,日军以死伤5万余人的代价占领上海。上海市长俞鸿钧致书全城市民,宣告上海沦陷。国军部队在极其混乱的情况下进行撤退,不久,上海周边的苏州、无锡、嘉兴等地相继陷落。11月底,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方面先后投入地面部队总数达75万人以上,包括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财政部税警总团等。有资料显示,中国军队伤亡人数达30万,而日军投入总兵力达28万人,伤亡5万人左右。战后陈诚总结说,中国军队此役投入兵力数倍于日方,最终仍然失利,并且伤亡人数也数倍于日军,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装备远不如日军,人海战术毕竟难敌火海战术。

参加过八一三淞沪会战的黄维,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感叹。很多亲历者都表示,难以使用文字来描述那样一种空前的悲壮与惨烈。在这场中日双方投入百万兵力的对决中,中国军队几乎一天就要消耗掉一个师。今日看来,中华民族在危亡中的民族精神,在淞沪战场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笔。

虽然,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丢掉了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也失去了中国最大的抗战资金筹措地,但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疯狂叫嚣,为中国重工业物资的转移赢取了时间,从此把日军拖入了持久作战的深渊。

淞沪会战爆发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军力无法抵抗日本发动的军事进攻,甚至认为抗战简直是发疯。但中国军队通过数月的艰苦卓绝地浴血奋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使,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在淞沪大战最激烈时来到上海,后来他向罗斯福总统这样报告:“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也成为亚洲历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战役。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而言,通过淞沪抗战大量抽调全国各地实力派军队参战,在全民抗战、军事统一的前提下,形成了政治上空前团结的局面。这应该是蒋介石实施淞沪抗战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意图。

中国军队在3个月的淞沪会战中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前期投入的全部是中央精锐嫡系部队,打消了国人对于政府抗战决心的疑虑。在中央的感召下,地方实力派也开始奋勇争先。中国军队虽败犹荣,不但吹响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嘹亮号角,还向全世界显示了同仇敌忾、万难不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之魂!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