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耶律贤政治上做过哪些贡献 耶律贤政治举措有哪些

2016-12-26 07:58:3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耶律贤(公元948~982年),辽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国辽朝的第五代皇帝。969年,辽穆宗被侍从杀死,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在位14年,庙号景宗。他

耶律贤(公元948~982年),辽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国辽朝的第五代皇帝。969年,辽穆宗被侍从杀死,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在位14年,庙号景宗。他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尊号天赞皇帝,改元为保宁。他在位时复回登闻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又宽减刑法,对百姓加以安抚。又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982年逝世,时年35岁,葬于辽宁北宁的乾陵。

耶律贤政治举措有哪些

对内政策

汉族官员被辽大量重用主要开始于景宗时期,景宗即位后,先将拥立他即帝位的汉族官员高勋封为南枢密院使,又加封为秦王。原来汉官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被任命为上京留守,后来改任南京留守,加封燕王。这说明辽已经把汉官纳入了政权的中枢机构,因为南京留守一职原来一直由契丹宗族担任,属于要职。韩匡嗣的就任说明汉官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于对汉官的重用,极大地促进了政权机构的进步和工作效率,也促进了契丹的封建化。从此,辽进入了中兴时期,开始向圣宗的全盛期迈进。这就如同唐高祖为“贞观之治”奠基,雍正皇帝为乾隆时期的兴盛奠基一样。

为了彻底改变穆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景宗对吏治进行了改革。他向汉官室昉询问治国之道,研究古今各朝代的经验教训,然后运用到改革实践中去。在实施过程中,景宗赏罚分明,大胆地用人,即“任人不疑”。这使得百官克尽职守,丝毫不敢懈怠。穆宗时期的许多弊端很快被清除掉。这样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国力也随之而上升,这是和北宋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

景宗的纳谏历史也有记载,在景宗在位晚期,郭袭向他上书,劝谏减少游猎次数,说穆宗时因为贪恋游猎,荒废了政事,结果闹得上下怨气冲天。经过十年征伐,但政局仍然没有完全稳定。国家虽然连年丰收,但经济还没有全面恢复,这正是励精图治的好时候,但听说陛下也迷恋游猎,这应该收敛自制,防止穆宗时的悲剧重演。况且南方还有北宋的威胁,如果他们听说陛下迷恋游猎,恐怕又要趁机北进了。希望陛下能及时收敛,以国家社稷为重,谋求国运昌盛,官民安宁。

景宗看了后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但对郭袭很是赞赏。因为这时北宋已经发动了收复燕云之战,景宗正在全力迎战,他只是收敛了游猎活动,但一心一意地进行政治建设只能等到以后去做了。

辽景宗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汉族文化,总结汉族治国经验兵运用于实际的过程。原来辽太宗就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辽景宗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辽景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农业的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辽的国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辽景宗也继续阿保机的做法,尽量征召人才,尤其是汉族人。得到十六州后,曾经选拔了一批汉族的知识分子治理各州的事务,其中有不少能干的良才。辽景宗又仿效汉族皇帝的做法,让下属举荐有才德的人任官。后来又下诏书招聘贤才,如果考核时确实很突出的,就马上可以担任很高的职务。对于汉族的一些礼仪他也尽量吸收,例如他废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续的旧契丹民俗。下令做汉官的契丹人随汉族礼俗,可以和汉族人自由通婚,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融合,也从根本上密切了契丹与汉族的关系。

尽管如此,契丹人的习惯也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特别是辽军在南下中原作战的时候,由于辽朝军队没有后勤供应,粮草要靠自己就地解决,所以,辽兵到一个地方就必然要骚扰百姓,抢夺粮草,这使辽军遭到汉族人的强烈反抗。民心丢失了,辽在中原的统治也就很难再继续下去,直到临死,辽太宗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完,其实就算他早一点知道,并采取措施,也无法在较短的时机内改变长期的民族习惯。契丹作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统治汉族地区,就必须汉化,辽景宗死前大概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已经没有机会把他总结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贯彻实施了。

对外战争

耶律贤在百家讲坛中的形象979年的二月,宋太宗亲自领兵讨伐北汉,辽景宗也派兵救援,结果在辽军渡河时,宋军打败辽军,杀死辽的五员战将。六月,北汉被宋灭掉。北宋灭北汉战争是由北宋攻打北汉引发的。辽景宗这时正在进行内部改革,对宋采取防御战略,对属国北汉也训令不得随意惹是生非,维持边境现状。在969年,景宗刚即位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亲征太原想消灭北汉,结果败给了辽的援军,此后与辽议和,将精力用在了南方,等统一江南之后,宋太祖又回头想再次灭北汉。在976年的九月,宋太祖派潘美等将领进攻北汉的都城太原,结果在北汉和辽的抵抗下兵败而归,十一月,宋太祖病故,其弟赵光义即位,这就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刚刚取得灭北汉的胜利,宋太宗便过低地估计了辽朝的力量,想一鼓作气将燕云地区收复,但仓促发动战争,准备不足,结果落得个惨败的结局。刚灭掉了北汉,宋太宗便将军队调到了河北地区,准备进攻辽的南京(现北京)。

手下将领说战争刚结束,应该有个休整准备的时间,而且粮草也很匮乏,难以支持长久作战,但宋太宗觉得辽刚吃了败仗,士气正在低落时期,应该乘胜追击,再扩大战果。战争开始时易州刺史献城投降,进军到了涿州,又是并不血刃地接受了投降,宋军兵锋直指南京城。守卫南京的辽将耶律奚底和宋军在沙河初次交战,被宋军打败,退到了清河北面。宋军便将南京包围起来,辽军则坚守不出,等待援军。景宗见形势紧急,便派名将耶律休哥领重兵相救。耶律休哥将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只有五千人,佯装主力去南京城下引诱宋军交战。而主力骑兵三万则在夜里绕行南面,到了宋军的背后,号令之下,三万精锐以席卷之势猛攻宋军。在北京市西南的高粱河一带双方展开了激战,结果,腹背受敌的宋军惨败而退,宋太宗只身出逃,到了涿州(今河北涿县)才弄了辆驴车逃出重围。高粱河之战,辽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景宗为了报北宋围困南京之仇,在高粱河大战结束不久,就在九月发兵讨伐北宋。十月,两国军队在满城(今河北满城)对阵。

耶律贤在决战之前,宋军进行了诈降,韩匡嗣信以为真,想纳降,随行的耶律休哥赶忙劝阻道:“宋军军容整齐,锐气十足,这肯定是不肯屈服的,这是在用诈降来引诱我们上当。我们应该严阵以待,静观其变。”韩匡嗣听不进去,准备纳降,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宋军突袭成功,两阵合攻辽军,韩匡嗣仓促应战,但无法抵御宋军的攻势,士卒们也纷纷丢掉兵器逃命。宋军在乘胜追击时遭到了耶律休哥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回,辽军这才免于全军覆没。满城决战的第二年,即980年的三月,辽军又开始和宋军交战。辽军用十万重兵围攻雁门(今山西雁门关),宋的代州刺史杨业领兵大败辽军于雁门之北。到了十月,辽景宗亲自到了南京,领兵伐宋。先是围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在宋军救援时,被早有准备的耶律休哥击败。宋军在守将张师的率领下想突围而去。辽景宗亲自督战,耶律休哥也亲自临阵指挥,最后张师战死,宋军败退又回到城中。宋军又隔河与辽军对峙,耶律休哥则率领精锐骑兵强渡,过河与宋军决战,宋军不敌大败而退,辽军又追到了莫州(今河北任丘),与宋军再次决战,宋军损失很大,几员战将也被俘获。辽军也遭到重创,无法取胜,只好退兵。耶律休哥因为瓦桥关一战立下战功,被加升为辽的于越。在瓦桥关决战之后两年,982年的四五月间,辽景宗又一次亲自领兵伐宋。这是第二次满城之战。最后被宋将崔延进打败,只好退回。这是辽景宗和宋的最后一战。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