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多伦会盟的历史背景 为了遏制准噶尔部的势头

2016-06-17 22:59:35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清初的蒙古形势 明末清初,在戈壁大漠的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内蒙古),又称察哈尔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又称

清初的蒙古形势

明末清初,在戈壁大漠的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内蒙古),又称察哈尔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

漠南蒙古(内蒙古)问题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已经解决。康熙帝亲政后,面临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西蒙古)的问题。

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分为三大部: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他们早在皇太极时期,已经进“九白之贡”,表示臣服。在康熙朝出现漠北蒙古(外蒙古)的问题要从一桩血案说起 。

一桩血案

两部血仇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祖先本是兄弟,彼此相邻友善,后来却发生两部大汗的血案。

事情是这样的:康熙元年(1662年),札萨克图汗旺舒克因私怨被部属所杀,发生内乱。许多部民,为避战祸,逃到土谢图汗部。事后,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衮承袭其兄为札萨克图汗。后札萨克图汗要求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归还其收留的本部逃亡部民,土谢图汗拖延不办。札萨克图汗多次上疏康熙帝,要求土谢图汗归还部民。康熙帝进行调解,并指出:“生事互杀,交相战争,兵戎一起,姑不论人民困苦,即两汗岂能并存?”(《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土谢图汗仍然迟迟不还。统一台湾后的翌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会同达赖喇嘛官员,到喀尔喀蒙古共同调解两部的纷争。康熙帝强调:“恐两部不和,必致有攻战之患。”所以,要尽释旧怨,言归于好。于是,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悬挂佛像,共同盟誓:“自今以往,当永远和协。”

噶尔丹、沙俄的阴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率领三万劲旅东进,突袭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不敌,部众或遭俘杀、或逃散,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之弟)的居帐也遭洗劫。土谢图汗率部败退,溃卒部民,弥漫山谷,昼夜不绝。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也随部东溃。清朝赴尼布楚谈判代表团翻译张诚在日记中写道:“ 喀尔喀鞑靼人携带家眷和牲畜逃难。”这时,土谢图汗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商量是投奔俄国,还是投奔清朝?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说,清朝皇帝遵奉喇嘛教,又同喀尔喀友善,投清朝!土谢图汗向清廷告急求援,康熙帝闻讯震怒,于是遣使责问噶尔丹。噶尔丹礼遇清使,但将战争责任全推到土谢图汗身上,调停没有结果。于是,土谢图汗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所属等,奔向内蒙古,到了长城边外。噶尔丹也借口追赶土谢图汗而到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的乌兰布通。

噶尔丹这次发动东侵喀尔喀的战争,是同俄罗斯勾结,受到沙俄暗中驱使的,以此干扰中俄尼布楚谈判,直接影响边界画定。清廷原本要与俄国在外蒙古地方,谈判雅克萨战后签约问题;但因此次战争而使得道路受阻,无法谈判,以致改在尼布楚会商,让清廷改变态度,损失不少领土。所以,调解喀尔喀蒙古内部纠纷,是康熙帝的一项紧迫课题。

康熙帝是一位善于把握时机、善于运用策略、讲求实效的君主。他抓住取得乌兰布通胜利、击退噶尔丹内犯之后的有利时机,利用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纷争,采取会盟的高招,来解决喀尔喀蒙古的难题。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