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孔子编《春秋》是怎样为晋文公遮丑的?

2017-03-08 13:52:24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公元前636年,春。 晋国公子重耳依靠着秦国的强大兵力,返回到他的祖国,杀死了当时的晋国君主——晋怀公,也就是重耳的亲侄儿。从他的手中

公元前636年,春。

晋国公子重耳依靠着秦国的强大兵力,返回到他的祖国,杀死了当时的晋国君主——晋怀公,也就是重耳的亲侄儿。从他的手中,一把夺过了权力的宝座。

关于这一段血腥而残酷的历史细节,史书上记录的非常模糊。

我们可以根据《左传》里的时间顺序,把这一过程做尽可能的复原:

当重耳带领着秦国的大兵,渡过黄河,攻打晋国的时候,晋怀公也调遣了本国的军队,前来抵抗。

二月甲午日:晋国的军队已经开到了“庐柳”这个地方,(晋师军于庐柳)。庐柳在晋国的境内,这是当时与秦军交战的前线。

秦穆公派遣公子絷为使者,来到晋师的军营之中,与晋国方面谈判。谈判的结果非常有利,还没交战,晋国就退了兵,把部队后退到“郇城”这个地方。(师退,军于郇。)

晋军退兵,说明晋国军方还是比较倾向于公子重耳的。晋怀公此时多少已经有些“众叛亲离”了。

这一天是甲午日,到了第八天,也就是辛丑日:狐偃作为公子重耳的代表,来到了晋师的军营之中,与秦国的大夫、晋国的大夫们坐在一起三方会谈,终于达成了一致协议。(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狐偃与他们谈判交涉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四个小时,很快就搞定了。这说明:晋国方面非常乐意重耳回国为君。

于是,第二天,也就是壬寅日:重耳亲自来到了晋师之中,与晋国的大夫将军们亲切的见面、会晤。(公子入于晋师。)

群臣们山呼万岁:“陛下,您早在十九年前,就该是我们的国君了!”

又过了三天之后,丙午日:公子重耳在秦军、晋军的簇拥之下,来到了“曲沃”。( 丙午,入于曲沃。)

曲沃城,是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爷爷晋武公的发迹之地。他们家族曾经在这个地方夺取了晋国的大权,后来,他的兄弟太子申生也是被分配到了这里。

次日,丁未日:公子重耳来到他爷爷晋武公的庙里,在这里祭拜了祖先,接着就在晋武公庙,举行了登基大典仪式,正式即位为晋国君主,这就是晋文公。(丁未,朝于武宫。)

他在外面流浪了十九年,踏遍了天下的险山大川,历尽了人生的艰辛苦难,终于回到了他的晋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摧,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他已经是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一个落下一身臭毛病的糟老头子,只剩下一双淡定的眼神,当年的翩翩公子,早已不复返,逝者如斯夫。

晋文公的“文”,是个好字,有多种意思: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勤学多见、忠信接礼、化成天下、经邦定誉、赐民爵位、与贤同升、坚强不暴、慈惠爱民……

次日,戊申日:晋文公重耳派人追杀他的侄子晋怀公。

晋怀公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以前在秦国做人质,受尽了屈辱,现在当国君才几个月,又被伯伯追杀,成了丧家之犬,仓惶逃走。辅佐他的吕省、郤芮二人,见大势已去,只好宣布投降归顺,承认文公重耳为晋国新君,一面又掩护晋怀公躲到山里去打游击。

但是很不幸,晋怀公逃跑不到一天时间,就在高梁这个地方被抓住了,当场把他杀死。(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晋怀公死后,得到了一个“怀”的谥号,怀这个字,表示昏乱又可怜,同时,又还有些值得晋国人民怀念的意思。

从甲午日到戊申日,总共才整整半个月十五天,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全部过程。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短、行动最快的夺位篡权了。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也不可能那么快,那么顺利。

虽然如此,但这里面也有两个细节,非常值得玩味。说出来可能会对晋文公这样的大人物的声誉产生影响,甚至是污点,晋文公可能比较忌讳。那是什么呢?

第一点:晋文公想当国君,就勾结别国人,依仗外族的势力,强行打过黄河去,占领全晋国。

第二点:晋文公想当国君,就不顾手足亲情,打跑了侄儿,还不放过,快速处决,斩草除根。

因为晋文公当时本已很得民心,并且后来又成了春秋时期非常伟大的人物,所以这两点说出去,总不太好听,有损于他的光辉形象。

孔子虽然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但他们二人在维护封建礼教的大原则上其实是一致的,区别是前者用思想,后者用行动。

再者,孔子在编写《春秋》的时候,往往会“为尊者讳”,这些大人物身上不好的事,还是别说出去让人知道为好。但是,孔子也还是比较尊重历史的,他又不愿胡乱编造篡改,那怎么办呢?

那就干脆不写了,把这两点都不写进去,这样,就既隐藏了这些劣迹的事实,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尊重了历史。

所以,熟知内幕的《左传》作者,在为孔子的《春秋》做注释时,是这样解释孔子为什么不写这两点的:

1. “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

2. “使杀怀公于高梁。不书,亦不告也。”

什么意思呢?

1. 晋文公勾结外国人当国君,是仗的秦穆公的势打回去的。为什么不把这一点写进去呢?因为当时写历史有一个惯例,叫做“不告则不书”。怎么叫不告则不书呢?告,就是通告;书,就是书写。

也就是说,即使是发生了的真实事情,如果没有通告神灵、没有通告祖先、没有通告天子、没有通告其他诸侯,即:没有正式发布新闻记者招待会的事情,那就不用写进史书了。

晋文公出卖国家主权,勾结秦穆公的暗箱阴谋,为什么不写?因为他没有发布正式的新闻记者招待会嘛。

2. 晋文公指使别人暗杀了他的侄儿,为什么不写?同样的,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他没有正式的通告于天下呀。那当然就用不着写了。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