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清朝如何处理朝鲜人越境 朝鲜皇帝因此道歉罚款

2017-03-08 09:54:3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偷越国境这种事,说起来很吓人。即使朝鲜与中国之间很友好,毕竟也是两个独立的国家。清朝与朝鲜也是这样,虽然清朝是宗主国,朝鲜是藩属国

偷越国境这种事,说起来很吓人。即使朝鲜与中国之间很友好,毕竟也是两个独立的国家。清朝与朝鲜也是这样,虽然清朝是宗主国,朝鲜是藩属国,但依然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偷越国境当属重罪,是要砍头的。朝鲜与中国的东北接壤,清朝时的东北虽人烟稀少,但那是满族的“龙兴之地”,别说朝鲜人不能进,就是中国普通百姓也禁止进入的。那时的边境政策虽然严厉,但仍然有很多朝鲜人越境到中国进行采参、伐木、打猎等非法活动,甚至还会杀人抢劫。进犯东北就等于动了满族的自家奶酪,相当于从满族家里偷东西。清朝的皇帝对此可一点不含糊,龙颜一怒,就会向朝鲜国王兴师问罪。朝鲜国王大气都不敢喘,乖乖认错、受罚。

为了保护满人的“龙兴之地”,清朝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并长达二百多年。在此背景下,东北边境线的封锁很严密。在晚清人吴禄贞的《延吉边务报告》中便有记载:“国初时,吉韩界禁极严,两国人民有私自越图们江一步者,由两国官吏处死,否亦格杀勿论。”在清军入关前,皇太极曾专门与朝鲜国王约定,“吾两国人民,有私自越境采取者,以后当严守疆界,禁断私越。”但朝鲜国王也只是口头答应,因为在朝鲜人看来,大明才是中国的正统。即使清军入主中原的初期,朝鲜人仍有很多不服。此时,朝鲜人越境到中国比较多,无非是奔着中国的人参、鹿茸而来。后来,清廷在鸭绿江一代修筑边墙,但仍难阻止朝鲜人的“热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在今天吉林的边境设置珲春协领机构,统管整个图们江领域,专事缉拿犯越民人,尤其是朝鲜人。

朝鲜人越境缘于自己的贫困。例如与中国延边图们江相望的朝鲜咸镜北道东北六镇,自然条件很差,百姓生活窘迫。而江对岸的清朝,则是资源富裕的地区,好人参、好木材遍地都是。朝鲜人不能不眼红,因为倒卖人参非常有赚头。那时的边境没有电网、没有监控探头,只是少量驻防清兵巡逻而已。朝鲜人或避开巡逻,或贿赂官兵,想越境总是有办法。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中国两个农民兄弟到朝鲜抚耳城购买耕牛,多日未归。清朝官府经过调查,怀疑为朝鲜人所害,但朝鲜人极力否认。在逼问下,朝鲜阿城山庆源府都监官老实承认,曾率领九十多名官兵越境到中国伐木,但没有杀人抢牛。可能是出于心虚,该都监官竟然表示愿意拿出十五匹麻布、两头猪给死者家属作为安慰。顺治得知此事后,责令朝鲜“严查确议具奏”。

朝鲜国王不敢怠慢,予以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政府派出精干力量迅速将主要案犯金忠一、申银山等人抓获,同时将涉案的地方官兵一并逮捕,并押解至汉城,由多部门共同会审。但金忠一等人只承认越境伐木,否认杀人一事。朝鲜方面认为,反正越境与杀人都是死罪,并且杀人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最后就单以越境罪论处。经过上报清朝后,让顺治大为不悦。顺治认为,这是敷衍了事,忽悠自己。顺治斥责朝鲜国王:“凡事内应罪之人,不容枉纵。各人应得之罪,不宜含糊。”为此,顺治派出敕令内大臣吴拜、侍郎交罗科儿坤、学士库纳为查勘敕使前往汉城,与朝方共同审案。朝鲜国王差点吓尿了。

这回朝鲜国王亲自指挥,会同清朝敕使将涉案的大小官员及九十多名的罪犯逐一审问,从重论处,就连隐瞒案情的将官都被定为死罪。审判结果上报给清朝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复核后,由顺治最终裁撤。顺治点头认可,但还是不放心,再次派出敕使额色黑赴汉城,监督朝鲜方面执行。朝鲜大小官员对清朝敕使只有点头哈腰的份,很是恭顺,满口“上国所命之事,岂敢不尽心明查。”

朝鲜人越境不止杀清朝百姓,胆子大了,还会杀清朝官兵。清朝皇帝大怒,直接处罚朝鲜国王,罚款二万两白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八月,朝鲜人韩得完一伙27人越境中国三道沟地区盗采人参。不巧的是,盗采途中遭遇到勘察地形、绘制地图的清朝驻防协领勒楚等官兵。韩得完等人极力反抗,用鸟铳打死、打伤清兵各1名及12匹马后逃匿。康熙得知此案后也大为震怒,任命护军都统佟保为钦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丹代为副使赴朝鲜审办此案,此时亮点是要察议朝鲜国王。

朝鲜国王这次真的是吓尿了,调集全国力量开始抓捕逃犯。国王都说了,“凡可以捕获犯人之道,宜无所不用其极”。这意思是说,只要能逮到犯人,有啥招用啥招,什么招都可用。尤其在边境地区,更是挨家挨户搜查,四处张贴通缉令、悬赏布告。很快,韩得完等人悉数被抓获。同时,将此案相关的各地方官,就连犯人原籍的官员也一并逮捕。举国上下,一片恐怖,所谓“三甲之民,举皆骇怖逃散”。

朝鲜这次态度很好,在清朝敕使还没到朝鲜之前,就将犯人审问了一圈。有些官员恐被株连,甚至畏罪自杀。因为清朝敕使要察议朝鲜国王,朝鲜国王吓得一直抱病不出,为了不得罪清朝,力主将罪犯严刑处置。最终,会审后,判决将韩得完等主犯立斩,媳妇、儿子也不放过,终身为奴。其他从犯不砍头,用箭射死。其他官员革职的革职,打板子的打板子,甚至还要流放。

审判完罪犯,清朝敕使还是揪出了朝鲜国王,进行兴师问罪。朝鲜国王深感罪孽深重,他说:“小邦久蒙太宗、世宗皇帝之恩,从前虽有犯越之事,轨蒙宽典,每用感激。今者边民,犯法潜越,放鸟铳伤害官人。寡躬非敢有一毫慢忽之心,而事至于此,莫非禁令不严之致。今奉皇敕,惶悚罔措。”总之一句话,都是我的错。朝鲜国王在清朝敕使面前很谦卑。

即便如此,康熙还是没有放过朝鲜国王,特此向朝鲜发出咨文,要求“请将该国王罚银两万两,以警纵”。中途送信的朝鲜陈奏使差郑载嵩等人也急了,向清朝来个越级诉冤上访,“大圣人明慎用刑之意,仁恕体下之德,至今为小邦臣民所咸颂而钦仰……”这下可把清朝礼部惹怒了,小芝麻官竟然敢来要我们收回成命。斥责他们是“辄妄为其主求宽,擅具呈臣部,无礼已甚”,“么么卑职不告其君而轻弄笔端,横开祸端……”清朝礼部要求朝鲜对此三人严加治罪。最终,这哥仨还是被降了四级,真是倒霉催的。

类似这种朝鲜人越境杀人的例子还有很多。之所以朝鲜人会越境过来,主要还是因为朝鲜经济比较贫困,百姓生活艰难。乾隆时期以前,朝鲜人越境主要是以挖参为主。后来,随着东北封禁政策的逐渐放宽,一些内地流民到东北开垦,也常常私自采参、打猎,并私下与朝鲜进行边境交易,用人参、鹿皮换取日常生活用品。如此一来,经济纠纷不断,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案件频发。

纵观清朝政府对朝鲜人越境的处理,初期比较严厉,“枭示越境采参于境上”,抓获后要押解回朝鲜砍头。后期逐渐宽柔,甚至还出现了“绞监候”的处罚,就是缓期执行。初期审判,则是清朝派出敕使到汉城会审,朝鲜国王不能干预,主要听从清朝方面的意见。后来,逐渐将审判地点移师到边境的凤凰城,再后来,又挪到了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早期还会对朝鲜国王问罪,后来也逐渐对朝鲜国王免除了议罪。

作为宗主国,又是以上国自居的清朝,无疑对朝鲜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使其不敢为所欲为,甚至不敢对清朝有丝毫的冒犯。总之,清朝就是这么任性!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