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奋斗史 如何从弃子走向人生巅峰?
从赵云第一次出现在刘备眼前,刘备就生生地喜爱上了这位猛将。
当时作为公孙瓒部将的赵云,在一个跟随刘备前往支援田楷抵抗袁绍的机会中,从此跟随了刘备。
演义中将这一段描绘得互相惺惺相惜,还有过在此之前的相遇,刘备是"多有不忍",赵云也是"恋恋不舍"。
总之,就是为了描述赵云和刘备有多么的天作之合。
也看得出来,当时赵云是非常愿意跟随刘备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显出他在公孙瓒处没有受到重用,说不定公孙瓒本身也已经将赵云赠予刘备了。
抓住机会,长阪上位
随后《三国志》的记录中,赵云就消失了,接着就有了长阪坡的记录。
当时刘备弃妻子南走,同时也留下了保护他妻儿的赵云。
这时我们可以这么这认,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必然是携带最亲近的随从逃命。而妻儿与赵云,说得难听些就是被放弃的一群人。
从这一点我们简单做个推断,赵云并不是刘备最核心的集团成员。必要时,他还是那颗被放弃的棋子。
有人会说,这刘备至少连最亲的妻儿都扔下了,可能是当时形势所迫吧。但刘备是那种"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雄才,甚至他比曹操更胜任奸雄一词。对于他来说,知道什么时候要放弃什么。
从此时来看,赵云更多担任的是护卫保镖之类的工作,与很多学者所说的类似。
但此时的赵云可能只是刘备家属的护卫。
换言之,很多人说的刘备真正的近卫军统领,是陈到这一点从另一面印证了赵云在刘备军团的早期地位其实并不怎么样。
可机会是给到有准备的人的,赵云也是。
长阪坡一战,赵云竟然救出了阿斗,甚至将阿斗他妈也救出来了。
这下是立功了!于是赵云开始真正进入了刘备视野内的编制。牙门将军,一个地位约等于偏将军的杂号将军位,从此也成为了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真正起点。
西征自领一军,走向巅峰
伴随着赤壁一战,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赵云也进入了沉寂期。(其实赤壁一战更出彩的还是东吴军队,刘备的部队其实并没有成为主角,甚至配角……)
而刘备接到刘璋邀请抵御张鲁之后,将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全部留在了荆州,自己带兵入川了。
伴随着刘备进攻成都,赵云又一次踏上战场,他与张飞在诸葛亮的领导下由水路向西,开始西征。
这一路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抵抗,到达江州之后,赵云就与大部队分开,自领一军从外水上江阳,而诸葛亮应该领着张飞等将走另一路,双方计划在成都会师。
从《三国志》的记载中,赵云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领军的记录,这个机会是由诸葛亮给的。
有很多人的印象中,赵云和诸葛亮走得非常近,我相信也是诸葛亮给了赵云更多机会导致。
拿下益州之后,赵云又立一功,于是被封为了翊军将军。随后跟随刘备征汉中,在拿下汉中一役黄忠成为了最大的功臣。
赵云则为"从攻汉中",可能只是跟随在刘备身边或是作为侧翼的支持吧,这里不再详述。
随后就是刘备建元建兴,大赏诸将。赵云此时也走到了在刘备集团中的巅峰时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此时的赵云可谓是真正成为了刘备属汉军团中的一线大将。
再成"弃子"?命运轮回?
人即然上了巅峰,那渐渐滑落不可避免。
建兴五年,诸葛亮带赵云驻汉中,准备北伐攻魏。其战术思路非常清晰,诸葛亮带兵出祁山,而赵云与邓芝则带兵出斜谷作疑兵。
而当时魏大将曹真将大军布在斜谷一带,赵云"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在这里,赵云败了,作为牵制敌人的一支偏军,赵云似乎被诸葛亮抛弃了?
此战过后,诸葛亮北伐失利,退回汉中。而赵云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被贬为镇军将军更多是承担责任的一种做法。而次年就卒更多地让我们联想,或许他对于箕谷一败始终耿耿于怀也不尽然。
赵云的一生或许并没有像演义中表现得如何精彩!
作为刘备集团早期就加入的一员,前期并没有显山露水。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了机会,慢慢出头。
同时诸葛亮作为他真正的伯乐,给了他独领一军的机会从而走上人生巅峰。
但最终的箕谷一败,或许是真正让他在次年即卒的很大原因:心有不甘。
其原因无非是诸葛亮北伐之前对故意号称要"出斜谷",从而使曹操在此处布下了大军,而赵云部队虽不为弃子,但或许未能想到需要承担比预期多出数倍的敌军。
此时的他,或许会联想到长阪坡时期的刘备弃下他与阿斗的场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