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皇帝的一个共同习惯 身边人为此如履薄冰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七月的一天,康熙在晾鹰台宴请王公大臣。宴席上,见王公大臣们正忙着相互寒暄,忙活了大半天的太监们觉得可以趁机小憩一下,于是在棚子下小坐,准备喘口气,不料被眼里不揉沙子的康熙瞥见。康熙气得山羊胡子乱抖,将一众太监每人狂抽了80鞭子。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康熙这爱随便收拾人的毛病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严重。康熙晚年时常常在嫔妃的陪同下到池塘边钓鱼取乐。一天,康熙偶然钓上一条甲鱼,不知是技术原因还是运气不佳,甲鱼竟然脱钩而逃。
一个妃子见状,喊道:“王八跑了!”康熙笑道:“兴许是没有门牙,连钩都衔不住了。”另一个妃子斜眼瞅着满口几乎无牙的康熙,窃笑不止。康熙瞥见,怒火中烧,罚这个妃子终生不得近御。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康熙打人的毛病也遗传给了儿子雍正。雍正喜欢看戏,在看过《郑儋打子》这出戏后,因剧组演奏水平和演员演技都不错,雍正十分满意,便吩咐赏赐食物给演出人员。某演员受宠后忘乎所以,竟然同雍正闲聊起来。
因《郑儋打子》说的是唐朝常州太守郑儋执法不避亲的故事,这位演员就问雍正:“不知如今的常州太守是哪一个啊?”雍正勃然大怒:一个下贱的戏子竟然过问政事?绝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噼里啪啦一顿板子伺候,这位演员就一命呜呼了。
乾隆算是个儒雅的皇帝,但在打人这件事上,他一点儿也不比他的父祖逊色。因乾隆喜欢玉器,皇家专门成立了玉器制造机构。乾隆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常常亲自过问造办、选人、技术等细节。
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一月某日,负责人萨土哈将一份玉熊配饰的样稿交给太监胡世杰,呈给乾隆御览。也不知是画工水平欠佳,还是欣赏者能力有限,反正乾隆越看越不顺眼:“这画的是什么玩意儿?一个玉熊样稿都画不好,算什么画匠?欠揍!”可怜画匠被结结实实地狠拍了40板子,才算解了乾隆心头之恨。
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不论男女,在打人这一点儿上都不含糊。
同治年间,梆子戏名伶侯俊山被召进宫演《玉堂春》。台上,侯俊山表演十分卖力;台下,慈禧太后听得眉飞色舞,不住地颔首鼓掌,一边看戏一边吩咐太监,演出结束后一定要重赏剧组人员。此时,侯俊山唱道:“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慈禧太后听后脸黑了下来,恶狠狠来一句“赏!”结果侯俊山被打得满地找牙也不知怎么回事。原因其实很简单,慈禧太后是属羊的,你说羊入虎口,不打你打谁?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清朝皇帝对犯有过失的大臣、嫔妃、奴才进行处罚,原则上都有《大清律例》可依。然而,在统治者一手遮天的时代,他们的个人喜好往往凌驾于法律之上,身边人不得不时刻如履薄冰,也可怜了那些无辜被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