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鲁迅北京生活 逛琉璃厂480次 品味中西美食
后世人是不是把鲁迅在北京的时日想象得过于激昂?以为鲁迅在北京的十几年间,一直过着“一呼百应”的舆论领袖生活。但实际上,在北京的大半时光,鲁迅过得难得悠闲。跟朋友促膝夜饮,流连琉璃厂的各大书肆,品味中西各样美食,在其日记中都一一记下,好生令人羡慕。如今,就让我们来一探鲁迅时代的北京生活吧。
第一、二站:绍兴会馆-八道湾
辛亥革命后,鲁迅经好友许寿裳介绍,任职民国政府教育部。1912年初,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迁都北京,教育部自然也随即北迁。自此鲁迅也开始了长达14年的“北漂”生活。
鲁迅在北京的前七年,住在位于菜市口南半截胡同西的绍兴会馆里。会馆因失修多年,桌椅陈旧,蚊虫遍布,人口杂乱起来。鲁迅也对这样的住处十分不满意,经常写日记说自己因环境嘈杂,“辗转不得眠,眠亦屡醒”。
鲁迅先是住在绍兴会馆内的藤花馆西房,为避免喧闹后来移入补树书屋。这小屋失修多年,床板上满是臭虫,咬得鲁迅夜夜不能好眠,没办法,便睡到了书桌之上了。
1919年年底,鲁迅搬出会馆,在八道湾11号院购置新宅,将绍兴老家的母亲及三弟眷属接到了此处,总算是在此处完成了与一家团圆的梦想。但这团圆好景不过才三年,鲁迅因与二弟周作人失和后,搬出了八道湾,住进了附近的砖塔胡同。
第三站:西三条21号
鲁迅搬走之后,周母也欲迁出八道湾与其同住,鲁迅便购置了在北京的第二套住宅——西三条21号。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南房三间是会客室兼藏书室;院内东西各一间杂房;北屋三间,东西两侧分别为其母亲和朱安的卧室,中堂是餐厅,北面接出去一小间平顶屋子,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房。由于这间屋子犹如四合院后头长了条尾巴,便被鲁迅戏称为“老虎尾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8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鲁迅在他那间被称为“老虎尾巴”的书房里写下的。读过《秋夜》那篇散文的人,都会对开首的这句话有深刻的印象。
当时时局紧张,鲁迅经常在书房内孤檠长夜到天明,曾有学生问他为何喜欢在黑夜写作,鲁迅答说:“因为比起黑夜,白天更黑暗。”
1926年8月,鲁迅离京后,母亲及朱安继续在此居住。1949年10月19日作为鲁迅故居对外开放,1954年在故居旁兴建鲁迅博物馆。
第四站:后海
广化寺上班会贤堂聚友
如果想要在北京寻找鲁迅生活足迹,还可以去广化寺和会贤堂走一趟。位于后海附近的广化寺,如今依旧香火鼎盛。但很少有人知道鲁迅曾在这里工作过,更少人知道,北京图书馆最早就是在这里筹建的。
清宣统元年(1909),由清学部主持在广化寺筹建京师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前身)。民国时期,鲁迅被任命教育部佥事,常来此工作。1917年,京师图书馆从广化寺迁至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
著名的会贤堂也是鲁迅常去的地方。从荷花市场穿过酒吧一条街,没几步路便到会贤堂了。会贤堂始建于清光绪初年,原是礼部侍郎斌儒的私邸,王公大臣、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画。到了民国,文人雅士也喜欢聚集于此讨论时政。当时虽然鲁迅与各方笔战不停,但私交却是很好,会贤堂便成为他们聚集地之一。
会贤堂其实有两座,现在的13号院是酒吧,18号院则是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18、19号院在光绪年间是“莲花诗社”的所在地,梁启超、鲁迅、郁达夫、梅兰芳等名士都曾在此徘徊。
“听戏、吃小馆、逛琉璃厂”被称为民国文人的三大乐趣,鲁迅先生也不例外。虽然在教育部的工作百无聊赖,好在经常有好友许寿裳常相伴,假日还能同游琉璃厂、陶然亭等地去散散心。
琉璃厂作为北京文化一条街,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原本是元明清三代烧制琉璃瓦的窑厂,到了清朝,便成了古籍、古玩店铺的集中地,各地进京考试的学子也多住在附近,于是举凡与文人墨客有关的南纸、笔墨、雕板、镌碑各行业,也蜂拥而至,遂使这条街成为文化荟萃之地,并且久盛不衰。
早在没来北京之前,喜爱古籍的鲁迅就曾书信问北京的朋友:“闻北京琉璃厂颇有典籍,想当如是,曾一览否?”等到了北京,更是经常在此地徜徉,流连忘返,并在日记里也都详细记录着逛琉璃厂的时间和所买的东西。
据《鲁迅日记》所记载,鲁迅在北京的14年间,去过琉璃厂的次数竟有480次之多,采买图书、碑帖3800多册。逛完琉璃厂,鲁迅先生时常会去附近杨梅竹斜街上的东升平浴池洗澡理发,又或者沿着铁树斜街行至大栅栏西街,寻觅美食。
第六站:大栅栏-青云阁-玉壶春茶楼
大栅栏西街是有名的京味小吃一条街,全街仅有323米长,但却有上百种特色小吃。鲁迅先生逛完琉璃厂,来到此处,要一两样可口点心,翻翻当日的收获,一派自在生活的样子让人羡慕不已。在《鲁迅日记》中,鲁迅流连大栅栏的次数丝毫不比去琉璃厂少,并且还在日记中数次提到街上的“青云阁”。
“青云阁”是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首,是当时京城内数一数二的高档“中式沙龙”,除鲁迅之外,康有为、梁启超、梁实秋等众多名人,也常来此品茗会友、小酌膝谈、思文赏乐。鲁迅通常都是从后门进去,这样有一大好处:青云阁后门楼上是茶座,从琉璃厂走来,到此间恰恰有些累了,歇歇脚方称意。
鲁迅在京14年经常光顾这里的玉壶春茶楼,最爱吃玉壶春的春卷、虾仁面等名点。结束下午的闲暇之后,鲁迅还会在青云阁楼下的小百货店中顺便买些牙粉、鞋垫等日用品,然后他再踱到琉璃厂去买书。
夜饮广和居尤喜解酒羹“三不粘”
有人就资料研究得出,鲁迅在北京的14年间常去的饭馆有65家,其中有高档酒楼,有西式餐厅,也有市井小馆。
大概因为经常喝醉的缘故,鲁迅尤其喜欢广和居的一道解酒羹“三不粘”,这道菜讲究烹制时动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
当时,北京城内还有两家专门做绍兴菜的山阴馆子,一家名为杏花村,另一家叫做颐芗斋,在万民路。这两个馆子离鲁迅的住处比较远,但鲁迅还是经常光顾,原因当然是难舍家乡菜。在鲁迅独自在北京的头七年里,能去吃一次家乡菜,喝上一壶正宗的绍兴花雕,大概也能免掉心头的一些怀乡之情吧。
等到酒兴一高,诸多繁琐思绪也就如同那浓厚的花雕香气一齐吞入腹中。是夜,鲁迅便又能在那乱世嘈杂的夜晚中安然睡去,迎接下一个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