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废帝高殷简介 励精图治的明君却死于政变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北齐第二任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长子,生母为李皇后。
简介
性敏慧。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有美名,高洋认为他“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想废他另立太子,在杨愔的劝阻下没有实行。天保十年(559年)十月癸卯即位,时年十六岁,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一同辅政。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对民生极为关心,曾分命使者巡省四方,求政得失,省察风俗,问人疾苦;整顿吏治,政治清明;武官年逾六旬皆放免,军事上淘汰老弱,留下精壮,军力大增;下诏减徭役,使由天保朝国势的危急有舒缓,实为一代明君。文宣帝临终前委托自己的六弟高演照顾他。乾明元年(560年),高演发动政变,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下令废高殷为济南王,出居别宫,高演即位为帝。皇建二年(561年)九月,高演杀死高殷,时年十七岁。
先前文宣帝登金凤台,曾召太子高殷亲手杀死囚徒,太子很同情,面有难色,再三不断其首。文宣帝发怒,亲手以马鞭抽打太子三下。以后高殷的精神偶尔会有昏乱。
人物事迹
天保十年(559)十月,高洋驾崩,15岁的高殷按遗诏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登基为帝。
高殷祖父高欢、父亲高洋都是完全鲜卑化的汉人,但是常常轻视汉人,侮谩儒经。高殷却大相径庭,是一个儒化很深的少年皇帝。还是孩童时,便由国子博士李宝鼎和邢峙辅导学习儒经。高殷天资聪慧,不几年便对各种经义十分熟稔。天保七年(556)冬,高洋在宫廷举行了一次儒经辩论会。12岁的高殷在众多宿儒中间,一会儿口若悬河阐发微言大义,一会儿四出诘难,辩驳群儒,令人惊叹。天保九年(558),高洋外出晋阳巡察,太子高殷监国。高殷不失时机,亲自主持了一次《孝经》讨论会。
高殷十分敦厚、善良。有一次,高洋命令他用剑去把一个囚犯的头取下来作乐,但高殷迟迟不忍心下手,催逼再三,高殷手中的剑就是抬不起来。高洋气得扬起马鞭,狠狠抽打高殷,高殷被打得遍体鳞伤,从此常常精神错乱,气悸口吃。
为了防止篡位之事发生,高洋临死前诏令尚书令、尚书左仆射等人辅佐幼主高殷。在高殷支持下,杨暗准备通过进行全面的改革来整顿政治秩序,加强皇权。为了以身效法、榜样天下,杨暗首先奏请高殷免除他的开府封王爵赏,然后诏令全国70岁以上的军人授予名誉职位,60岁以上的军官以及重病不胜其职的,一律让他们退休,并且大张旗鼓将那些无才无德、靠贿赂上台的人全部黜免。杨暗的整顿,朝野为之哗然,那些被黜免下来的佞幸之徒心怀怨恨,纷纷投靠到二王(高演、高湛)手下,当时朝内亲王权力很重,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和太皇太后实际控制了北齐的军政大权。高演一直在忙于培植势力,一旦羽翼丰满就准备夺取皇位。杨暗的改革,促使两派矛盾白热化。
乾明元年(560),杨暗和高殷密议委任二王为刺史,意在架空亲王势力,加强皇权。平秦王高归彦最初也是高殷、杨暗同党,后来权衡利害,觉得高殷年幼,势孤力单,因而背叛高殷,将密谋全部泄露给了二王,二王勃然大怒,将计就计,利用去尚书省“拜职”赴任的机会,拥兵数千,在宴席上将杨暗等人当场拿下,拳杖交加,杨暗等人被打得血流满面。砍掉了高殷的左右手后,二王披坚执锐,押着杨暗等人去见高殷。走到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拔出宝剑,厉声阻止二王等人闯入,但周围的卫士一见二王到来,知道幼主已经不可依靠,都纷纷扔下手中的兵器,成休宁一看孤掌难呜,只好长叹一声作罢。二王等人进入大殿,向太皇太后条陈杨暗等人的“罪状”,太皇太后气得大骂高殷母亲李皇后:“我们鲜卑人难道还要受你这个汉人老妇的摆布!”李皇后赶忙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谢罪。高殷仓促不知所措,更兼兵临城下,太皇太后站在二王一边,结果被裹胁下诏,封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相府佐史晋位一等。一切军政大事由大丞相高演决断。这位即位才一年的少年天子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杨暗等人随即被斩首。
乾明元年(560)八月,太皇太后将高殷贬为济南王,移居别宫。皇建二年(561),孝昭帝高演密令高归彦去将高殷杀害,时年17岁。
评价
性格聪慧,偏于柔懦。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天保十年即位,时年十六岁。即后后励精图治,对民生极为关心,曾分命使者巡省四方,求政得失,省察风俗,问人疾苦;整顿吏治,政治清明;武官年逾六旬皆放免,军事上淘汰老弱,留下精壮,军力大增;下诏减徭役,使由天保朝国势的危急有纾缓,实为一代明君。